配电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实现了配电室内温湿度、有害气体、漏水、安防、消防,以及空调、通风等系统监控,实时监测配电室环境内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 系统支持视频传输,管理人员可以在网络内任何位置通过系统,观看流畅的环境内实时视频,其网络 传输采用多播方式,允许多台微机同时浏览。一旦检测到有人非法进入或探头报警,即触发录像过程 ,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以便查看。
主要功能描述
1、智能辅助系统以“智能控制”为核心,对全站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 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全天候的状态监视和智能控制,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要求。
2、系统以网络通信(IEC61850协议)为核心,完成站端音视频、环境数据、火灾报警信息、
SF6、门禁以及防盗报警等数据的采集和监控,并远传到监控中心或调度中心。
3、系统把视频、门禁、环境、SF6、火灾消防、防盗报警等所有监控量 在监控系统主界面进行一体化显示和控制,而不是分系统孤立显示和控制。系统监控提供电子地图监控和图表监控两种监控模式,电子地图可以实现省、市以及变电站的分级分层显示。
4、所有站端设备能够脱机运行,在网络断线、服务器故障等情况下站端设备依然能够实现正常运行、联动报警、设备控制以及记录存储等。
5、站端设备全部采用嵌入式设备作为主机,不允许采用工控机、服务器以及个人电脑等作为主机。站端可放置电脑作为客户端,但客户端电脑关闭时不得对系统运行产生任何影响。
6、系统可以设置系统内的八大子系统之间进行联动;还可以和站内自动化系统进行联动,包括现场设备操作联动视频、综合自动化系统告警联动门禁视频等。并可以根据变电站现场需求,完成自动的闭环控制和告警,如自动启动/关闭空调、自动启动/关闭风机、自动启动/关闭排水系统等。
7、系统所有操作以及报警确认,都保留详细的日志并生成相应报表。
所解决的问题
将其它同类软件的以“监视”为核心,转变为自动和智能的“监视”和“控制”为核心,从而产生
“质”的提升。
将事故后报警转变为事故前预警、事故时控制;
将分散孤立的各子系统进行集成和联动,解决系统孤岛问题;
将人工式的故障判断排除转变为技术性自动化判断;
将被动的手动式管理转变为系统根据设定条件自动化控制;
将正常的3~4天一次的巡视变为24小时实时监控;
将运行人员的现场目测巡视检查变为自动化监视;
将分散的巡视检查变为集中监控。
系统功能介绍
1环境监测
实现对配电站房内设备运行环境的监测,如:温度、湿度、SF6 气体浓度、含氧量、臭氧浓度、烟雾浓度、水位或水浸信息、站房内空间噪声等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展示;同时根据设定的告警阈值产生告警信息。
实现根据环境指标配置联动方案对空调、风机、水泵等设备的控制管理,下发控制指令对配电站房运行环境进行智慧调节。
2安防监测
实现对配电站房内安防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同时监测非法人员入侵的情况,在监控系统进行状态展示,并在发生非法入侵的情况下产生告警信息。
3设备在线监测
实现对配电站房内电力设备包含:配电变压器运行噪声、连接桩头温度、中压开关柜内电缆连接桩头温度、中压开关柜局放、中压开关柜柜内凝露状态等信息的采集和展示,并根据设置的阈值产生告警信息。
4 视频监控
实现对配电站房内运行情况的实施监控,同时实现对主要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通过视频监控模块,配电运维检修人员可远程查看配电站房的运行状况,并可通过视频监控设备远程进行核查告警信息的准确性及时做出合理的检修方案。
5联动控制
根据配电站房具体需求,网关机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联动功能:
a) 温湿度监测和空调(风机)联动;
b) 水浸/水位监测和水泵联动;
c) 风机(自启动)与有害气体浓度联动;
d) 烟雾与动力电源、视频联动;
e) 门禁与红外布防/撤防、照明、风机联动;
f) 视频与安防、环境监测联动。
功能特点:
1、全面环境、消防信息采集
2、有害气体浓度及氧含量采集
3、高压母排、电缆接头、动触点温度采集
4、变压器无线油温/绕组温度采集
5、门禁及视频采集
6、高低压开关柜内开关状态监控、局放监控
7、超限预警和报警管理
8、全方位闭环处理机制,如排风、除湿、排水、照明等
应用效果
(1)全天候对变电站运行进行监控。远程智能辅助监控系统视频覆盖率室外达到95%,室内达到100%,实现了对特殊地点、特殊区域全覆盖,避免监控盲区,为设备维护、检修等工作提供指导。
(2)运行维护人员无须到现场,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方式做一些问题许可工作。通过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对作业人员的作业过程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违章行为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后采用远程电话直接纠正。采用的远程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
(3)在恶劣天气(大风、大雨等)环境下,监控系统仍可有效工作,若在夜晚可以通过提升照明强度来进行夜间巡查,及时发现变电站故障、提高设备稳定性,避免出现故障造成矿井生产中断。
综上分析,远程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具有适用性强、覆盖面广、性能可靠等优点,通过采用该系统会显著提升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提升设备运行维护效率。